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锵锵民国三人行> 0060新模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60新模式(1 / 2)

 0060新模式

有奉献的人就意味着做出奉献的人吃亏,换一个角度来看就意味着有其他的人或者群体组织占便宜,鼓励人们做奉献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鼓励一部分人或者群体占便宜。

这话确实不太顺耳,但却很可能是事实,甚至有可能是真理,大多数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常人,正常人需要吃喝拉撒睡,需要生存生活,就必然摆脱不了生存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那就是物质基础,说白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个“钱”也可以作为“利益”的统称或代名词,陈剑锋一直认为人这样追逐利益不是自私自利之心,而是必需的,根本就不必在乎有什么道德上的愧疚感。

说起道德,陈剑锋受的教育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毫不为己,专门利人”,但这个口号却让陈剑锋想起了“子贡赎人”的典故。

话说鲁国当年有条法令,本国商人在他国遇到本国mai身为奴的人可以出钱将其赎回带回鲁国,所花费的费用可以到鲁国的官府报销赎金,但子贡有次从外国赎回一个mai身为奴的鲁国人却拒绝了国家给他的赎金。

孔子却对子贡说从此再也没有人再在外国赎回mai身为奴的鲁国人了,你取回国家的赔偿的赎金,对你的个人利益没有损害,但你不取回你垫付的钱,别人就不肯赎人了。子路救了一个落水之人,那人感激他,送了一头牛给他,子路接受了,以后再有落水之人,就会立即有人争先救他。

鲁国的法律好就好在他只需要人们付出一点同情心,最多添一点麻烦,但却不会损失自己的利益,就能为那些在外国为奴的本国人获得自由回归故土,这对众人是容易实行的惠而不费的好事。但子贡却不要赎金就把这事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一个很高的难度,众人原来惠而不费就能做到的好事却因为子贡之举变得艰难起来,赎回人来不要赎金,自己损失的太多,要了赎金就成为“不道德,不高义”的“楷模”,所以众人就出现孔子所说的再也不会有人赎人了。

过于拔高而导致大多数人达不到的道德标准是伪道德,甚至是反道德,实际真正的道德应该是绝大多数人能轻易实行并接受的,陈剑锋认为就是“不损己能利人”就是好道德,惠而不费应该是绝大多数人能做得到并愿意做,而且能做会做。

从道德的标准扯到利益纠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和合理,包括利益分配,但是有一个大家都能认可并能够坚决执行并遵守的准则来规范利益的分配,当然这种准则的制定者必定会在制定准则和执行准则上作出有利于自己的举动,这也无可厚非,认命吧,谁叫你当时没有能力参与制定准则和以后没有实力参与执行准则呢?

工人说资本家剥削自己的劳动价值,资本家说如果没有他的资金技术厂房机器,工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这实质是一个如何分配利益的矛盾,起初制定准则的是资本家,工人是弱势群体,后来有了工会组织为工人谋求权益,再后来如同美丽国的汽车业被工会组织绑架,陷入泥潭,资本家成了“弱势群体”,他们两者之间的准则就不能说是一个双赢的规则,不能双赢就不是好规则。

陈剑锋这些天就是在一直琢磨这个“准则”问题,他已经有了一个解决农村问题的不成熟的初步方案,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利益分配的“准则”,从本心里陈剑锋是不相信人能达到那种拔高了的绝对的道德标准的,起码绝大部分人不能。

现在的鲁北实行供给制和配给制,除了行政人员大部分主要不是靠薪水为生的因素,能顺利的被大家接受不是大家道德高尚还是因为陈剑锋为大家画了一张大饼,远期利益的大饼,他当然希望手下的政务人员和军官们都个个廉洁奉公恪于职守尽职尽责,但不会期望他们能饿着肚子因为道德的规范坚守这种清高,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吃得好,一个人的付出总应该有所回报,这是坚守之道。

军队政府农场盐场以及个个主要由难民组成的施工大军,除了不多的外聘技术人员和技术军官,绝大部分都是没有薪水,公务人员除了配给家人的物资之外,所谓的津贴很少,而大部分的普通人员只是管他们个人和家人的一顿饱饭,现在大家因为绝大部分是难民,能为获得一口饭吃就对陈剑锋和鲁北行署感恩戴德,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人都是健忘的,他们很快就会忘记之前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奄奄一息的困苦境遇,反而会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而心怀不满,甚至是怨恨,这个东西是肯定的,人性如此。

既然是制定一个长效的制度化的准则,而且有事关对当前农村的改革方案,所以陈剑锋是反复斟酌,把各种不利的设想都尽量的考虑到,人性的丑恶更是排在第一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