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战争之王> 我的父亲——谨以此为祭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的父亲——谨以此为祭文(1 / 2)

 我的父亲

——谨以此为祭

实在太诡异了些,当我写到死亡的时候,父亲就在我的面前离开了。]*看^*我无论如何也没法料到,我小说的死亡和现实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如此惊人的重合,这让我真真切切地目睹了一次生命的消逝过程。

十月二十六日晚点三十五分,父亲去了,这一天恰好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二十五日(周日)是轮到我看护父亲的日子。当天午我借肿瘤医院大夫的电脑,把头天晚上写的2000字发到了网上。我知道,父亲最后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已经不可能写^)(看了又看小说网*)

我赶到他的床前,父亲已经没有了意识,呼吸越来越困难……

而我能做的,只能是拉着他的手,尽量让他安心的上路……

五分钟后,父亲离开了,时年68岁。

原以为,自己还算坚强;原以为,父亲病了这么久,我已经做好了接受最坏结果的准备。但实际上,当我看着他离开时,我只有眼泪。

——

父亲祖籍河北正定,十二岁时爷爷就因病就去世了。尚年幼的他,不得不承担起长兄如父的责任,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或做生意,维持家庭的开支,拉扯年幼的弟妹们。

后来,父亲考上了天津音乐学院。虽然因家庭经济困难得不到家的支持,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求学之路。事实证明,父亲这一步走得很对。

我曾经看过父亲求学时的照片,一个衣着破旧面庞瘦削的年轻人。和他同班那些来自大城市,甚至来自海外归国侨属的同学相比,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但那个时候,父亲却是他所在的班的班长——那个年代的班长和现在大学里班长代表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知识不可能迅速转化父亲贫困的经济状况,因此刚毕业的时候,他就参军入伍了。这是当年很多贫家子弟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选择,即使到了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存在。

父亲在军队一呆就是十五年,曾经在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四十一军某师后勤部工作。直到一七八年夏,父亲带着一家人北上返回天津安家。而当我们一家在天津安定下来时,他所在的部队停止了一切退转手续的办理。年底,部队上了前线。七年一月,自卫反击战打响,他的一些战友就永远的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从这一点说,父亲是幸运的,我们一家人都是幸运的。

回到天津,家里的经济状况依然不佳,而父亲的工作也不是很顺心。

父亲是搞音乐的,可那个年代哪有什么按特长安置的说法,历来是‘**员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样,父亲就在一家建筑公司干了近十年,直到后来有了机会,才进入了化馆工作。

这个时候的父亲年过四十,却创下了他人生的最高成就。

偶然的机会,父亲接触到了天津大悲院的一些还俗僧人,知道了天津佛教音乐的存在,父亲就开始了历时数年的挖掘整理工作。

事情一开始并不顺利。首先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思想还很守旧,很多人认为父亲是在搞封建迷信,所以阻力很大;而那些获得了佛教音乐传承的老艺人们,也都不愿意示艺于人。所以,尽管父亲努力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效果。

后来,父亲的坚韧发挥了作用。他认定了一位法名极林,俗名厉兰亭的还俗僧人是这方面的高人。于是有事没事就往老人家跑,为人家干这干那,几乎成了老人的儿子。

终于,厉兰亭爷爷(很和善的一位老人,我当然称他为爷爷)被父亲打动了。为父亲背诵了一段佛乐工尺谱(国古代简谱形式),父亲如获至宝,当时就把曲子录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