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误入天龙之本色逍遥> 第九十一章 群雄并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群雄并起(1 / 2)

 “萧大哥也真是的,官军进攻会这样锣鼓喧天的嘛,再说也不会吹着唢呐来吧!”一面说着长士青一面与众女来到石阵前。擂鼓山早已经不那么热闹了,现在来了一批吹吹打打人,而且显然还有官军,长士青当然不能不重视。

“大宋赐婚史端王爷赵佶、副赐婚史文德殿大学士章楶到!请燕赵长士青接旨!”

锣鼓声住,有人大声喊道。

这都怎么回事?竟然毫无征兆来了个突然袭击!只见迎面骑在马上的果然是端王爷赵佶,后面还跟着一位将军和前不久在少林寺照过面的文德殿大学士章楶。

“朝廷大员驾到,草莽之士懵懵然不知礼节,请恕在下行江湖之礼以迎贵宾!”

来者是客,而且还是什么赐婚史,长士青当然不能太过无理,何况还牵涉到延禧公主赵茵呢!但让自己跪拜什么赵宋皇帝那自然门都没有,所以干脆来了这个乱招。

“长大侠不必拘礼,就请站着听旨吧!”赵佶显然对此有思想准备,所以也不生气,直接借坡下驴挥手让身后的章楶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海内不稳,外患频仍,社稷动荡,人心不古。国家用人之际,朕常常思贤若渴,求才更不拘一格。今赐封逍遥派掌门、北京大名府人士长士青为北平逍遥王,并将御妹延禧公主赵茵赐婚以示皇恩浩荡。望北平逍遥王尽心竭力,报效朝廷!”

“为体现朝廷之信任有加,特许北平逍遥王代天子统辖大宋境内山东、河北、山西及其两淮境内一切宣布实行自治地区的军政要务,招抚一切自治力量。辖区永久保持自治地位,一切军政民事均可先斩后奏,独断专行,朝廷不予干涉。北平逍遥王所属地区及其军事力量只负责外敌防御,不承担除自治区域以外其他大宋境内的属民动武和安内的义务!如与外敌发生大规模入侵则须与朝廷协同配合,朝廷也相应负责钱粮供应。”

“边关守备除晋北的雁门关一带仍有朝廷负责,其它一切关隘及其守军全部移交北平逍遥王统辖;境内城市除登、青、济州,太原府、定州、大名府仍由朝廷派员驻守外,其余城镇乡村一律移交。朝廷保证上述城市的军队数量将严格控制在现有规模,如需调防,须事先征得北平逍遥王府同意。”

“北平逍遥王可独立行政,不受朝廷约束。无事可不上朝,无宣可不上朝,无暇可不上朝;并特许北平逍遥王不跪拜,不领旨,不称臣。全称三无、三不北平逍遥王!钦此!”

这是个什么圣旨!简直和一份条约差不多,看来显然对长士青做了最大的让步。看来这赵宋皇室大概真是有了难处,所以基本上同意了长士青提的一切条件,也算是接受了既成事实,否则长士青也不会答应不是吗!他这样狮子大开口本就是想拒绝的意思。再说了,自己的修行早已经脱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是为了了却这些俗事,他早就不受这些约束跟他们玩了!只是这些家伙显然还是不放心,一定要在自治区内埋下几个钉子以防不测。对此长士青也不便全部反对,免得让他们坐实了对自己乃独立王国的指控。何况他们留下只是孤城几座,不仅构不成大的威胁,反而时时警惕自己不可大意,再就是一旦有变,也可作为人质。

“既然皇恩如此浩荡,我也不再推辞!正好我已经派人到苏州接我的家人了,不日之内她们就会赶到!我就趁此机会送给我的夫人们一个完整的婚礼!端王爷和各位大人如果愿意,可以等两天与我的几位兄弟一起喝一碗我的喜酒!然后我就走马上任,争取尽快完成自己的使命!”

投桃报李,得了便宜千万不能卖乖,嘴上的功夫一定要做到家。既然自己的目的基本达到了,长士青也就不能再拿劲了,同时他也想顺势而为,了却自己一桩心事。毕竟他确实答应过各位丫头,将来一定要给她们一个像样的婚礼,现在该是兑现自己的诺言了。

“延禧公主乃仙逝的太皇太后最钟爱的孙女,也是当今皇上最喜欢和器重的公主,更是皇上和本王的胞妹,她的婚姻大事自当好好操办!皇上已经责成礼部官员参与操办并责成户部拨白银十万两作为资助,我们出席自是义不容辞!”端王爷赵佶听了长士青的话,脸上也有了笑容。不管怎么说,对于他来说,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多谢哲宗皇帝和王爷的好意!十万两白银我就领受了,算是延禧公主的嫁妆吧!至于仪式我看就一切从简,咱们就在这里举办就行!一则延禧公主是嫁到我们长家,正所谓出嫁从夫,一切应以我们为主;再说了,夫妻之间最重恩爱,繁文缛节能免则免,省下来的金银或权做军费、或赈济灾民岂不皆大欢喜!最重要的是,王爷应该知道在下的实际情况。在迎娶延禧公主前本掌门已经有了数位夫人,其中包括五位大理公主和一位西夏公主。她们也和延禧公主也一样是我的心肝宝贝,我对她们自是一视同仁!既不想厚此薄彼,更不能分长幼尊卑,所以我决定现在给她们举行一个共同的婚礼。一是兑现我的诺言;二是想表明心志。从今往后我要好好地爱她们,除非逼不得已绝不再娶!所以与公与私我都不想大张旗鼓,更不想兴师动众。娶妻贵在相爱相知,何必在乎形式!只需自己家人和几个至交好友小酌两杯就行了!如此种种,还望王爷谅解!”

这件事情长士青可不想太张扬,否则一是对不住其他各位,最重要的是他本意就是大家一起来的,哪能让赵宋皇室反客为主,成了单娶一个大宋的公主。这是原则问题决不能含糊。所以看似不软不硬的几句话,足以让赵佶和章楶口无言。

“师傅大哥的大婚,岂能少了我段誉!我可要好好喝上几杯!大理国太子段誉奉正德皇帝之命前来道贺!一算是作为我的那五位公主妹妹的娘家人来送亲的,同时也作为兄弟和弟子来祝贺的!”

队伍后面的段誉及其随从竟然也在这个时候也冒了出来,而且仍然忘不了油嘴滑舌,好像是有意给赵佶他们下不来台似地。

有了段誉这一搅合,再加上萧峰在旁边的附合,一切都变得相对容易的多了。毕竟有人家大辽和大理两个国家的代表在这里,饶是在大宋的境内赵佶也没有办法强人所难了。何况长士青说的也是事实,这延禧公主的婚姻是不能大操大办和大张旗鼓的。

即使如此,等大队人马从苏州赶了过来和婚礼进行的时候,擂鼓山还是出现了少有的热闹场面。因为除了帮忙的人外,最主要的是结婚的人数太多。在长士青的对面,左边是王夫人、小梁太后以及肚子已经微微凸起的阮星竹、秦红棉、甘宝宝、木婉清、钟灵和阿碧;右面则是银川、赵茵、晓蕾以及梅、兰、竹、菊四剑和符敏仪;中间则是抱着孩子的白约素、王语嫣、林如兰、阿朱、阿紫和爱依达。至于已经满地跑的大宝长之淡最为兴奋,喊声闹声几乎响彻了整个擂鼓山。

入夜,在擂鼓山一个权作大厅的最大的一个房间里,长士青抬头看着身边的这二十多位红颜知己,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慨。是啊!这么多个美女,母女也好,姐妹也罢,在大红嫁衣的衬托下一个个像鲜花,更甚天仙,尤其是其中还是几个更是人间绝色,竟然让长士青一股脑地全部给弄到手了!作为男人,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虚荣感让他实在无无以言表。再说了,这种事情也没有人可说不是!都说男人靠征服世界征服女人,长士青没那种所谓的世界,甚至这个刚刚得到的所谓的北平逍遥王至今为止也是个虚衔,但偏偏就有这样的艳福。谢天谢地!让自己一脚踏空闯进了这个世界。

“各位夫人!今天咱们总算在一起了,我长士青也算给了你们一个真正的名分。但愿从今天起我们少些分离,多谢相互安慰!哪怕咱们就像今天这样一起相拥而卧,哪怕是什么都不做也会终生难忘!为夫今天答应你们,等俗间事情已了就带着你们退隐山林,生生世世作你们的护花使者,不离不弃,永相厮守!”

看看每一个人都甜蜜的微笑着,一句话都不说,有得还流出了滴滴眼泪,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伤感,长士青只能先开口了。海誓山盟这种事关键要看火候和机会,现在说上这几句就足以让她们一生受用。

“能有今天一夜,我们姐妹此生无憾!但愿天佑相公,一切如愿!”是王夫人在搭话。声音低低的,好像蚊子似地。

这个场合,才真如有人说的那样-----此处无声胜有声!

“报!大辽国信使快马急报大辽国南院萧大王!请萧大王刻不容缓返回大辽,有军国大事相商!”

晨睡中的长士青还在迷糊呢,突然一声高喝在擂鼓山响了起来。这也不能怪自己,谁让昨天是自己真正的新婚之夜呢,而且是所有的夫人聚集一堂的那种。除了怀孕的需要轻拿轻放不有真刀实枪战斗之外,其他的人就不敢不趁着应对了,尽管无法做到让她们每人都完全尽兴和满意,但至少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到的,所以足足忙活到后半夜才完成任务入睡。这还得感谢自己的神功无敌和年轻力壮。当然了!这种大家一起胡闹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干下去了,一定要保持细水长流才行。

等长士青穿戴整齐出来时,萧峰及其随从竟然等不及告别就快马出发回大辽去了。

“什么事情这么紧急!竟然连告别一下都来不及。”一面展开萧峰留下的字条,长士青一面嘟囔着。

萧峰是通情达理的人,又是自己的兄弟,他肯定知道长士青昨夜是风急雨骤,精疲力竭,所以不会在意自己今天起得晚点。但还是这样匆匆离去只能说明事情实在紧急,又或者他也不太清楚大辽国真正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所以才这样惊慌失措,不合常理。

“国内突生变故!兄需立即赶回辽国南京坐镇!详情待落实后再告!萧峰.”

这算什么?跟没说一样。

“报!大宋皇室八百里快递急招端王爷和章大学士速返汴梁,片刻不得耽误!”又是一个让人出其不意!也不知这宋朝朝廷也跟着抽什么风!难道真发生了如常言说的那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了?不应该啊!

看到赵佶和章楶带着随从匆匆抱拳一礼奔出了擂鼓山山口,长士青有一种上世米国发生那场大快人心的911爆炸的感觉。

坏了!看来是出什么事了,而且肯定是件天大的事!长士青的预感绝对不会出错!

“出什么事了?萧大哥怎么竟然不告而别,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早饭桌上,众女还在叽叽喳喳议论自己的闺蜜之事,段誉最先开始说话了。这小子仗着自己有女人缘,而且又和长士青关系密切,特别是长士青的夫人中有四五个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还有几个比如秦红棉、甘宝宝、阮星竹和王夫人也是熟人,所以一点也不见外,竟然不请自来,直接来到长士青一家人的饭桌前开始发表意见了。

“也是!萧兄弟突然离去肯定有重大变故,应该有什么军国大事吧!”这是另外一桌上的娄敏忠再答话。

正大光明教的几位留在这里一是要喝长士青的喜酒,再说也是为了想具体了解长士青接受这个所谓的北平逍遥王的想法。萧峰比较容易解释清楚,而这几个家伙则不是太理解。再说了!由于事情来得太过突然,长士青仅仅来得及吩咐娄敏忠他们几个在宋朝要员面前注意保密,切不可暴露身份外,还没有来得及跟他们解释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呢!

“这件事情看来还真不小,连大宋朝廷都惊动了!你看那个九王爷和章楶不是也忙不迭地赶回去了吗?”陈孤雁也开始参加讨论。

“相公难道没有想过会发生什么大事吗?也许咱们也得采取点什么措施,至少应该离开擂鼓山这个闭塞之地,免得什么消息也知不道,误了大事!”小梁太后还是保持了对政治的敏感,所以总是在提有益的建议。

“那倒不至于!毕竟丐帮也好,明教也罢,各种消息很快就会传递过来的。再说了,萧大哥也很快会通知我们发生一切!”虽然自己也在考虑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表面上总不能让他们感觉出自己的惊慌失措。毕竟又不是火烧眉毛,犯不着立即就要搞出个究竟。

“既然相公这么沉得住气,我们就更不用着急了!不过我们总不能老呆在这里,几位姐妹的身体不要说,孩子这么小也不方便不是!”这话说出来就中听得多了,王夫人毕竟更多地注重家庭。

“这倒也是!我说大宝啊,你说这里好玩还是苏州好玩!”突然长之淡跑了过来,而且还和段誉打闹起来,长士青开始没话找话了。

看着这个已经有四岁多的孩子,长士青又开始了新的感慨。自己来到这个世界都好几年了,一直忙忙碌碌,竟然都忘记了时间!真是的,这也有点太粗心了,乐不思蜀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对了!今年是什么年号!”长士青突然想起了什么,出声问道。

“我说大哥你也活得太累太忙了,连今年是什么年份都忘了!今年是哲宗的第三个年号元符四年呀!再过三四个月,就是元符五年了。”这方面延禧宫主赵茵最拿手,所以自然是脱口而出。看来这丫头昨夜休息了一夜,状态已经好多了。

“等等!你再说一遍,今年是什么年份?元符四年!这是真的?”长士青好像想起了什么,迫不及待地想要确认。

“这有什么,又不是什么秘密?大宋臣民几乎都知道!”这话是吕章说的,显然对长士青的大惊小怪不以为然。

“元符四年、元符四年,到底该是那一年呢?”长士青在这里自言自语,根本就没有再听别人的议论。实际上,他已经知道自己忘了什么?要知道现在是元符四年,换句话说也就是西元1100年,长士青已经来到这个世界第六个年头了。

“相公是不是中邪了?元符四年就是元符四年,哪来的到底是那一年之说?”小梁太后也感到不正常了。

“对了!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我说太后夫人,你还记得我在西夏告诉过你的那些事情吗!不错!现在一切已经开始发生了,如果我判断的不错,应该是辽皇耶律洪基死了,真正的巨变也开始了!我们现在就得着手准备以应不测,大家也不要再呆在这里了,娄兄弟你们赶快回到总坛!段誉你也赶快到大理去!丐帮诸位长老也马上各就各位抓紧备战!”

既然已经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长士青开始着手安排接下来的计划。

“怎么回事?长兄弟又是怎么知道的?”丐帮的人和段誉是见惯了长士青的神秘的,所以到没有显得大惊小怪,倒是娄敏忠他们有点感到不可思议。

“这也没有什么!前两天我夜观星象就知道大辽国的帝星将落,这件事情已在预料之中了!”不能解释就故弄玄虚,此时此地,这种借口是再合适不过了。

“相公说什么?难道你说那个耶律洪基真的死了?那么哲宗赵熙也马上就快不行了吧!那第三件事又会怎么样呢?”关心则乱,小梁太后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

“你说的不错!耶律洪基死了,哲宗皇帝也确实快不行了!这都是天命,谁也没办法避免!至于第三件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允许发生的!你放心!我可舍不得我的太后夫人这样的可人儿离开我,也绝对不允许你离开我!”这个时候,长士青当然明白小梁太后最担心的是什么,所以当然一口否定。

“长大哥和太后姐姐在说些什么?难道我皇兄也会遭遇不测?”这个时候延禧公主赵茵也已经听明白了点什么,紧张地站了起来插话道。

“延禧不要紧张,至少暂时你的皇兄还没有问题!再说了,他可不是遭遇什么不测,而是命中注定。当然了,这些都只是我根据星象推测,难说有百分之百的保证!咱们现在先不说这些,抓紧准备下山要紧!”人多了就是麻烦,顾此失彼总是免不了的。

“相公以后就不要总是太后、太后地喊了!都跟了你这么长的时间了还把我当成外人,让人听着不舒服!”又是小梁太后在发言。

“太后夫人真是见外了,我也就是习惯这样叫罢了,这样叫也感到亲切不是吗!再说了,你是我的夫人,我怎么叫还不都一样!如果你真的想让我改口的话,那你就学习学习王夫人,赶快让你的肚子别闲着,等我满意了也许会改口的!”这个时候就得说些轻快的话题,不然小梁太后如果再犯了忧郁症就麻烦了。

“太后妹妹不要听他信口开河!你就是生了孩子还不是随他叫!咱家大宝都好几岁了,他还不是对我一口一个王夫人、王夫人的叫着,也不知道我丈夫到底是姓长还是姓王!”这女人在一起就是麻烦,连这种事都好像结成生死同盟似的!

“行了!行了!就你们两个有理!你们要清楚,我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了区分和亲切而已!再说了,这样叫还会让我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刺激和冲动!如果你们真不愿意,大不了我以后改口叫你们萝姐、钰姐好了!”真是没有办法了,既然不想跟她们纠缠,长士青只能退让。

“终于说实话了吧!原来心里就憋着坏呢!不管了,不管了!反正以后必须改口,不准再把我们叫成外人!”这次又是王夫人在做总结发言。

“还是说说我皇兄的事吧!我怎么心里直发毛,大哥能不能想想办法!”每一个人都想着自己的事,延禧公主赵茵当然最关心自己皇兄的事。

“这件事情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除非他不做皇帝好好静养也许会延长一些时间!但这他做得到吗?当然做不到!咱们现在能做的是在你端王兄登上皇位前,把这个北平逍遥王的位子坐稳了!这也算是帮他们的忙吧!”事到如今,长士青也只能把这件事当成借口了。

每一个新世纪的开初都会让人惊心动魄,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天人感应。反正这元符四年也就是西元1100年的情况是这样。按照历史记载,这一年先是当时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大辽皇帝耶律洪基去世,接着是大宋哲宗皇帝归天,在这之前,执掌西夏国军政事务多年的女强人小梁太后也被耶律洪基毒死!后世的中华大地竟然在一年之内发生了这一连串的变故,单是说出来就足以让这块古老的土地颤抖一阵了。

然而,与接踵而至的更加恐怖和残忍的事件相比,这些头面人物相继离世则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和不值得一提了。因为就在之后的十年里,整个汉人的聚居地又发生更令人惊心动魄的事情,并随后导致了连早些时候的五胡乱华都成为小巫见大巫的惨状。

作为后来人,长士青当然知道看似平静的辽宋形势已经是风雨欲来。尤其是当今疆域最广泛、实力最强的大辽国更是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衰败之中。长城以南的汉民族将面队一个更加凶残、野蛮和强悍的敌人,也拉开了华夏历史上最为屈辱的靖康之变的序幕。偏偏这个时候赵宋皇室却处于醉生梦死和自欺欺人的、虚幻的太平盛世的梦中。长士青虽然早就开始了未雨绸缪,但是以他统辖的弹丸之地想对抗后来的女真铁蹄,实在有点力不从心。不单是因为自己所辖的地区兵寡粮少,灾害频繁,更因为还得分出一半的力量防止宋军突然袭击,这实在是有点太难了!有时候真想撒手不管,专心自己修行。

正所谓日月如梭,时光如箭。和平时代、尤其是像长士青这样生活在温柔乡并享受着天伦之乐的人,日子过得就尤其是快。这不,这一晃之间已经是十四年后了,时间已经是正和四年,西元1114年。

大辽国南院大王府邸,长士青正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图前沉思着,神情有些黯淡和异样,甚至有点不知所从。

“长兄弟在想什么?难到又有什么新的想法?”推门进来的是长士青现在的总管邓元觉,这老邓现在成为长士青的主要助手。

“不知道的人一定会认为长兄弟已经乐不思蜀了呢!也只有我们这些人才知道这些年长兄弟没有赶闲着,愚兄认为我们现在内部巩固,兵强马壮,无论对南对北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只要机会合适,随时可以出手。所以我看不出来长兄弟何故如此心事重重。”看到长士青在沉思着什么,邓元觉紧接着在宽慰着说些什么。

“邓兄弟说的不错!现在兄弟属下的自治力量和我南辽子弟兵互为犄角,互为依仗,确实已经可以一战了。”说这话的是跟着进来的萧峰。

这两个人说的虽然乐观,但也总算符合事实。这十多年来,长士青利用自治地区这个相对稳固的基地,抓紧开展了自己的计划。在各地自治军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各村自保、联村同保和府兵守境的地方军队的基础上,又建立起了燕赵军、齐鲁军、三晋军和两淮军四个方面军组成的正规野战部队。其中两淮军主要的目标是防止宋军偷袭,在东南方向对宋军进行威慑外。其他三个方面军均分为南北两个军团,每个军团各有步军十五万,骑兵五万;驻防地域也是南北各半,北兵团主要负责监视和支援萧峰的南院大王手下的军事力量,表面上是在协助北辽共同对抗正在兴起的女真人,实际上趁机巩固了南辽变相独立的现实;南面的军团的任务则是和宋朝官军相互对峙,心照不宣。

“兄弟们说的虽然都不错,但你们也看到了,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说近忧,邓兄弟总管军政要务自然知道我们这里不光是现在的外强中干,而且也有自己的难处。为了维持这个数量的的军队,除了朝廷答应给得少量军饷之外,逍遥系统的产业大约一半的收入都用于军队的维持。现在风调雨顺、各地收入平稳,一切还好,一旦有天灾人祸、收入不继问题就大了!所以我们不能总是这样准备、准备、再准备,更不能总等着别人来打我们,靠演习来提高战斗力,而是要借鉴了北方游牧民族以战养战的经验,既要培养军队的战斗精神和野性,又能补充军费之不足,维持战斗力!”长士青开始和大家交流并试图说服大家了。

“长兄弟的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在这一点上我们还真是比不上人家,这才是正规军大不顾土匪,我们养那么多的军队打不过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原因吧!战国时,山东各国都被虎狼之秦给灭了也就是这个原因!”邓元觉熟读经史,自然开始附和。

“邓兄弟所见甚是!他们所以越战越强,越败越多,此起彼伏,说穿了就是他们的整个奖励机制在起作用,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抢劫更多的财物和奴隶的诱惑下奋不顾身;而我们所谓的保家卫国也好、民族大义也罢,说起来确实冠冕堂皇,但仅靠这些口号最多只能是动员极少数精英分子和有良心的汉人,永远也不可能动员起绝大多数人的激情,搞到最后,大多数人只能成为顺民甚至是帮凶,成为被抢劫和屠杀的对象,并最终被人征服!”

想起北方游牧民从匈奴到蒙古、再到女真人,他们在抢劫财物和女人的诱惑下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想起了后世倭国和米国的不断扩张和掠夺,长士青就感到那些一天到晚叫嚣着和平崛起的家伙们可笑之极。所以也自然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毕竟这个问题必须与萧峰、邓元觉两个说透,因为他们是自己的主要帮手,必须全心全意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