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众乱三国之刘封传> 第十七章 战争潜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战争潜力(2 / 2)

寇封续道:“凡作战,自出征行军,至到达预定战场,到构筑行军大营,两军对阵,再到作战,无不迁延日久。九日之粮,须臾便尽。若给每个士兵配两名征夫运粮,所负只粮,供三人所耗,每日便要吃粮十五升,待到八日,其中一名征夫所负只粮已经吃完。给他八日口粮,遣他回去,剩下两人,继续前行,按往回路程所计,一卒配二夫,可得十三天口粮。十三天,勉强够到达白马,但无法作战,既要返回,若如此,这个仗还是不能打。”

寇封说的口干,喝了口汤,顿了顿,继续道:“如此,则一卒需配三名征夫往来不断的运粮,才可支撑有足够的口粮在白马、延津、官渡一带筑大营,准备作战。但是困难的是,袁绍平定四州之后,便行南征,看似无虞,但军粮所屯,并不在邺城,而是分散在四州各城。换言之,袁绍要维持他在白马、延津、官渡一带十万大军的军事存在,必须要从四州各处绵延不断的运粮,征夫之数,必然不能小于五倍于其兵力。加之征夫当中,还有负责打水、砍柴的人,这些人所背负的军粮只有一半,队长等职,更是并无背负,但他们的消耗,却依然要算在征夫的头上。在加上疾病、死亡的征夫,除去并州、幽州防御乌丸、匈奴的常驻军事力量,虽然此次官渡之战,袁绍军力只有十万,但袁绍此次征调所用人力,当近百万之数。”

徐庶一边听,一边掐指默默计算,后来掐指都跟不上,干脆自己抢来一把筷子,当作算筹在桌上计算,算完之后,的确如寇封所说,不禁连连点头。

寇封喝了口汤,又道:“四州之民,经黄巾之乱,青州之民,有百万众南迁至兖州。又经黑山贼,之后还有公孙瓒与袁绍之争,已然疲敝,人口约有七八百万众。七八百万人,除去妇女,男子当有三四百万,三四百万,再去掉老幼,掐头去尾,只余一百万劳力,不到两百万。就算他两百万,两百万劳力当中,竟然就有一半被袁绍征调,自开春一直打到冬十月,劳力锐减,农事必然大受影响。若无灾荒,收成能有往年的七成,已经算是丰收了。七成收成,能否够百姓糊口,尚且不知,税收军粮之需,就无望了。”

说到这里,寇封想要表达的意思,徐庶基本已经明白了,遂接话道:“而袁绍原本想要尽量减少这种过度的损耗,因此又在乌巢囤粮,好能早日解放民夫征调,恢复生产。没想到,这样一个关键的所在,却因为自己和谋士许攸闹翻,导致许攸投曹之后,把乌巢囤粮的消息告诉了曹操。曹操奇袭乌巢,烧尽乌巢粮草,这次突袭,不但成了军事上扳倒天平的一举,更成为导致了袁绍整个战略布局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

寇封道:“正是。况且十万征卒当中,至少还有十分之三是随军的辎重、工匠、伙夫等无战斗力的人。袁绍又想一口气吞并曹操,故而分兵三处:白马、延津、官渡,力量分散,被曹操分别击破或牵制。同时由于这种过度征调战争潜力的行为,导致官渡一败,损失大量兵力,即便河北四州人口众多,可以立即补充兵力,但第二年必然面临有兵无无粮的窘境。粮是士兵的腿脚,没有粮食,士兵只能龟缩在驻地,不能外出,之前袁绍南征对曹操形成的压力,再也无法重现,黄河北岸远远强于南岸的态势,立刻被打破,曹操大可以安心休整。等到力量回复,便逐步蚕食,步步为营,一点一点的勒死尚在内斗的袁氏兄弟。”

徐庶听完,抚掌大笑,但又迭起手指来,又问了一件曹操生死攸关的事。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