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乱世晋隋> 第一百二十二章 历史的选择(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二章 历史的选择(3)(1 / 2)

 刘裕回到京口,扯起了造反的大旗。在东晋,大臣造反几乎是家常便饭,但成功的不多,几乎问题都出现在内部,在这点上,刘裕打算防患于未然,在根本上遏制内部分裂的问题。这就要求他必须建立一支团结和谐的领导核心。</p>

以刘裕的人气,拉起一支队伍完全不是问题,经过慎重思考,刘裕选中了下面几个小伙伴:何无忌、刘毅、刘穆之、刘道轨、朱龄石、王元德、王仲德、孟昶、魏咏之、诸葛长民、辛扈兴、童颜之,总计十一人。</p>

这几乎是东晋最豪华阵容了。其中前面五人最牛气,刘道轨是刘裕的异母弟,随兄长造反,无可厚非。那何无忌和刘毅是怎么和刘裕结识的呢?答案是在赌桌上。</p>

刘裕年轻时好赌,家里没几个钱,赌的还非常大,明明身上只有一个铜板,就敢下一百个铜板的赌注。有一次,刘裕赌输了拿不出钱,和别人争吵,赌坊常客刘毅和何无忌正好在场,两人觉得刘裕这人不错,就帮他垫付了赌钱。就这样,三人成了铁哥们儿。何无忌还有一个身份,刘牢之亲外甥,刘裕能在北府军中顺风顺水,与这层关系密不可分。</p>

魏咏之就比较有意思了,此人其丑无比,参加过很多次公务员考试,但总因为这张脸被刷掉。十八岁那年,魏咏之听到一个好消息:殷仲堪帐下有位神医,可以医治他的“丑病”。魏家世居任城(今山东济宁),距荆州数千里,魏咏之没钱置办盘缠,就揣着一袋米,一路艰辛地到了江陵。</p>

神医果然名不虚传,用“割补之术”把魏咏之变成了帅小伙,但美也是有条件的:一百天内只能喝粥,不许说话嬉笑。(这应该是中国第一例整容手术吧!壮哉我大中华圣手神医!)</p>

虽然手术成功了,大概是后遗症的原因吧,魏咏之的脸仿佛面具一般,毫无神采。为此还遭到桓玄的奚落,魏咏之心里不痛快,就入了刘裕的伙。</p>

王元德、辛扈兴、童颜之都是当时的名士,被派往建业,从事策反活动。因为从事地下工作,此三人的个人资料不多,但都非常敬业,他们直接造成了桓玄集团的大分裂。</p>

刘穆之和朱龄石最后入伙,刘穆之是汉王室刘肥(刘邦庶长子)这支的后人,刘裕开府后,急缺一名主簿(文书),就把刘穆之拉来坐镇。事实证明,刘穆之非常胜任这份案牍工作,为刘裕解决了不少烦心事。</p>

既然一切都准备停当,那就反吧!</p>

公元404年三月初一,刘裕借打猎之名,聚集数百壮士入京口。京口是古徐州的首府,由刺史桓修镇守。刘裕当然清楚,这几百号人绝不是京口守军的对手,于是,他让何无忌身穿朝服,打扮成钦差的模样,把桓修诱骗出城。</p>

</p>

桓修刚出城门,就被团团围住,刘裕只一刀便把他解决了。军司马桓弘见桓修迟迟不归,不禁心生疑虑,于是率大军来寻。这个桓弘也是草包一枚,居然被刘裕一番慷慨陈词镇住了。结果刘裕当天晚上就把他黑了。</p>

桓弘一死,刘裕顺利地接管了京口守军(其实不过千余人),在这里,朱龄石投到刘裕麾下。刘裕大喜过望,命刘穆之撰写檄文,正式向桓玄开战。对于刘裕的战书,桓玄内心极为矛盾,他任命桓谦为征讨都督,进军京口,但桓谦请求主动出击时,桓玄又畏首畏尾,严令其扎营覆舟山(又名小九华山,在今南京城东北),不久后又派吴甫之、皇甫敷北上。</p>

也许,这种不伦不类的战略部署最能反映出桓玄的内心感受,军令刚发出,他就自言自语道:“刘裕乃人中龙凤;何无忌颇类刘牢之;刘毅家徒四壁,却能一掷百万,这三人聚到一起,何愁大事不成啊!”</p>

吴甫之所部最先与刘裕碰面。刘裕充分发扬身先士卒的优良作风,大喊着向敌阵冲去,(刘裕的狮吼神功我们是见识过的),结果大败敌军,当场斩杀吴甫之。皇甫敷见状,立即集结重兵,将大喊大叫的刘裕层层包围。</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