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则天代慈禧> 第三十二节 久别重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节 久别重逢(1 / 2)

 曾纪纯没有想到爹爹和公公会在几个月间先后升了官,自己更能带着两个儿子来到京城。89文学网

公**回寄信让家人来京,邹姨娘只准备带两位小姨娘和她们的孩子们去;媳妇嘛,反正已经守寡,不存在和谁团聚的问题,家里也需要有人看守,她们娘仨就正好在家留守。

后来公公又来了第二封家信,说是亲家母特别惦念自己的女儿,所以务必也让媳妇带着两个孙子一同来京。

邹姨娘诅咒亲家母,诅咒自己怎么没有早些出,好错过这封该死的信,拉长了脸让媳妇随便收拾几件衣服,“到时如果车子坐得下”,就带上她们三个。

所以虽然路途颠簸之外,纪纯和孩子们总是坐最破的那辆马车,住最差的那间店房,连送到房里来吃的饭菜,也是粗砺不堪,她们还是跟着到了京城。

久别重逢,母亲见到女儿形销骨立,不免抱着痛哭了一场。

纪纯眼见母亲忙着给两个外孙扯布添新衣,往孩子们碗里不断夹好吃的菜;孩子们在这里跟着侄子侄女们后面嬉笑玩闹,或者假模假样地学识字翻书;她就忍不住地想,要是丈夫和女儿没有死去,能够此刻同到京城,有多好。

也许人生,总是会有许多缺憾吧?

此刻纪纯已经吃过晚饭,和妹妹纪芬一起凑在洋油灯边。纪芬手上拿着卷《二十三史》,那是她老爹从前赴南京赶考时花了一百两银子的巨款买回来的,如今翻阅得有些破旧了;纪纯则在缝儿子的新衣。

从前这种时候,纪芬也该在做些针线,只是她如今给太后做女官,她老爹才难得地豁免了她的这些女红杂务。。

洋油灯是哥哥纪泽在同文馆中看到,觉得比以前灯芯草浸在豆油里点起来要亮得多,特意到洋行里买回来的。

纪泽已经三十出头。赶考了多次也没有取得功名。这几年转而对郭嵩焘提倡地洋学生了兴趣。曾国藩虽然觉得儿子天分比自己高。读书应该更容易。总不会象自己。背篇书背一整夜也背不出来。给在梁上等了一整夜地小偷传出去当笑话讲。不过人各有志。不便强求。所以在江宁地时候。就特意请了洋教师给儿子讲英文。

现在同文馆开课了。又正巧是爹爹主持。纪泽有时也就到同文馆去。和十几二十岁地生员们一同听课。

让纪纯更惊奇地是。五妹竟然做了太后地地女官。每个有二十五两银子地收入。

人地运气真是说不准。假使她也年轻五六岁。不也就能够得到这样地差使么?只可惜自己结了婚。又守了寡。而太后只怕不会挑个寡妇去做女官。

“五妹。给太后当差。很难吧?”纪纯问道。

“太后问到本朝地事情。我们就去翻旧例出来做参照;碰到太后问洋人地事情。我们都答不上来。就难。有时侯要急忙去请教郭家地亲家公。还好他总是知道得多。”纪芬答道。

哦,想不到公公虽然在家里根本不管事,一切都托给姨娘,在外头却如此能干。纪纯接着问道:“答不上来的时候,太后会不会怒?”

“只要事情不拖着不办,太后也不会怒,只是催着要快。其实太后虽然办事情时立刻就要结果,待人也不错,你瞧,我到宫里也才两个月多月,就已经赏了两次假了。只是凡事也要照准太后的心事来办,这次南书房的两位师傅,运气就差了些。。”纪芬答道。

替太后当差,那自然是照准太后的心意,不过太后的心意有时候真有点古怪呀。她读书识字,来京城的途中,凑巧读到份报纸,说的就是太后所颁的那道离奇有趣的鞭打“叶氏”绸缎铺掌柜全家的谕旨,当时就觉得有几分轻松好笑。

洋油灯茁壮的火苗照得纪纯手里的银针亮光闪闪,衣服也很快就缝好了。

“这灯真亮。”她感叹道。在湖南老家,她白天忙家务,吃完晚饭坐不到一会儿,邹姨娘嫌点灯费油费钱,就来催着早睡了;因此她对那盏豆油灯,从灯芯的粗细,到灯芯摆放的角度,也不知琢磨过多少次了。

此刻细瞧这洋油灯既光亮且洁净,不由得从心里赞叹道,“难为洋人们怎么想出来的!?”

“是啊,”纪芬附和道,“东书房里一架灯就要点十几支蜡烛,太后才好看奏折,照我看,比这也亮不了多少。洋人还真会办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